学术报道
“行动20年的汉语哲学”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开

8月26-27日,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创新团队、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中国诠释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建构:行动20年的汉语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傅永军教授主持,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参会表示衷心的欢迎与感谢,希望各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分享独到的洞见和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荣誉会长张江教授、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的院长刘森林教授、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洪汉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潘德荣教授出席并致辞。

张江在致辞中表示,阐释学在中国正蓬勃发展,阐释学研究已越来越宽广,不再仅仅限于文本;其包容性也越来越强。 刘森林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强调,在对西方哲学是唯一普遍和标准哲学的批判性反思中,逐步建构具有中国性、具有普遍意义的汉语哲学,汉语诠释学应该能做出重要贡献。洪汉鼎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2002年《中国诠释学》杂志创刊的初心和历程,希望《中国诠释学》继续引领学术方向。潘德荣教授在致辞中,分享了他与诠释学的深厚缘分,并对诠释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开幕式结束后,是四场大会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诠释学在中国与中国诠释学建构展开充分的探讨和交流。

在第一场大会发言中,澳门大学王庆节教授主持。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洪汉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江教授、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傅永军教授作报告。洪汉鼎提出了诠释学作为当代第一哲学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中国经典阐释学的发展前景。张江教授指出,自然科学的知识具有客观性、确证性、普遍性,而精神科学的知识则具有主观性、价值性,因此精神科学的知识是否具有知识性的问题一直存在。傅永军认为,中国诠释学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与西方现代诠释学东传密切相关。西方现代诠释学东传对中国诠释学研究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未来中国诠释学研究应继续推进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第二场大会发言中,《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潘德荣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红岩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何卫平教授作报告。潘德荣从“道德经”的版本考据、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传统、孔子与庄子思想的对比等方面,探讨了“道”与“德”的范畴及其关系。李红岩对阐释、诠释、解释、说明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何卫平围绕黄俊杰先生关于东亚儒家经典诠释史的三个理论问题,从“解释学”这一西方引进的术语的双重意义切入,结合中国及东亚的经典诠释传统进行探讨。

第三场大会由安徽师范大学彭启福教授主持。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安徽大学张能为教授、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王丁教授作报告发言。景海峰探讨了“理解”的三重意义,并结合儒家经典的诠释问题,提出了富有洞见的思考。张能为围绕伽达默尔的开放性思想姿态及其意义理解进行了深入探讨。王丁从现代诠释学的“诠释学循环”和“在世存在”结构切入,提出“在整体中存在”是“在世存在”的核心前提。

第四场大会由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吴童立教授主持。大连理工大学秦明利教授、湖南大学李清良教授、香港公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周柏乔教授作报告发言。秦明利指出,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探索的空间,暂停日常时间,使其与作品中的时间相交融。李清良认为,我国经典诠释传统主张通过“知言”来“知人”。这种“知人”观念始于舜帝大臣皋陶和禹的时代,被视为治理国家的核心策略,与“修身”和“安民”同等重要,强调通过了解人的“德”和其行为来“知人”。周柏乔认为,公孙龙子是古代汉语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语言哲学方面,他开创了古代汉语哲学的新道路,为后世的哲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每场发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老中青三代学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共同探讨学术理论、碰撞思想,分享研究成果,凝聚了共识。

27日,圆桌报告会研讨会和青年诠释学先锋论坛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中国诠释学》与汉语诠释学”和“《中国诠释学》与面向未来的诠释学研究”两个主题进行探讨。

48D04

会议合影

文:傅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