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预告
马哲研究生读书会

图书:《哲学史教程》

作者:文德尔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对照原文书目:《哲学史教程》(中西书局2017年)

作者简介: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曾任苏黎世、弗赖堡、斯特拉斯堡和海德堡大学教授,在哲学史和价值哲学方面有开创性成就,被誉为黑格尔之后最著名的哲学史家。

读书会拟定时间:周三晚上六点半到九点(10月30日起

拟定地点:知新楼A座1517

读书会不限专业,欢迎大家参与,参与者需自带书本记录。

图书简介: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用新康德主义观点系统地阐述了以往的哲学体系及其发展史,并对黑格尔哲学史做出了的改造,确立了19世纪“科学的”哲学史观念。

文德尔班认为,哲学史之能成为独立的科学,在于哲学史是作为人类思想之共同的逻辑发展的历史。基于对哲学史的这种认识,他一方面认同黑格尔的哲学史就是哲学的观念。即认为,从事哲学史的工作,就是参与人类精神的自我认识,要把人类精神这种自我认识的内在必然的逻辑发展揭示出来。另一方面,文德尔班又批判黑格尔用体系观念误置哲学结构,导致对历史事实和观念的违背。

通过扬弃黑格尔哲学史中想象的必然性及其把个人的哲学地位机械地按照其想象的逻辑加以对应排列的错误做法,文德尔班确立了“科学的”哲学史观念: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必然性不再以“人类精神”或“世界精神”的抽象的自我认识来展开,而是以永恒的“哲学问题”来梳理,因而,哲学史在文德尔班这里就变成了“问题史”。

“问题史”的哲学史观念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伽达默尔特别强调哲学及哲学史的研究遵循的是“问答逻辑”,实际上就是文德尔班“问题史”方法的具体应用。哲学研究,是以那些令我们“惊讶”的“问题”所引导的;阅读古代的经典,实际上就是去追问某一个问题的答案;“经典”以其独特的“问题”吸引读者,也就是以其“问题”向读者“敞开”,使之进入经典之中,同经典中沉默的哲人进行“对话”。“对话”让“经典”活起来,阅读式对话让哲学的意义产生于在当下的生存处境中。这样的哲学史不再是黑格尔所批评的那种死人的战场,而是活的思想和精神的释放和诞生。哲学史真正产生出哲学本身的意义和魅力。

因此,对《哲学史教程》的阅读将会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哲学的史学观念和哲学的问题观念,对研究生新生来说,是有十足裨益的。

领读人简介:

毛林林:1988年9月生,南开大学与德国哈勒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目前为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博士后。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

冯波,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7年入选“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青年学者未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