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风范
哲社风华录丨王丁: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下篇)

人物采访:

问:谢谢老师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进行到第二阶段。老师今年来到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经过这段时间的生活和教学,老师觉得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和以前学习或生活的学校有什么不一样的?

对,我首先觉得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的食堂挺好的,而且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对老师很nice。然后真的……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食堂,尤其是中心校区食堂真的是非常不错,物美价廉。

然后就是说,我觉得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的学生也是非常好学的,我每次下了课,有很多同学问我问题,而且有的同学问的问题表现出他思考得是非常有深度的,比如说有的同学他只是听了巴门尼德和泰勒斯,就已经脑补出关于真无限和假无限之间的区别,还有的同学已经通过主动学习了解到了一些非常前沿的东西,这都是让我很惊喜的。

问:老师您是19年成为了神圣的人民教师,老师觉得成为教师之后,你的心态有什么变化吗?

我觉得成为教师以后,应该是有两个心态吧。一是教师这样一个身份,首先意味着的是一种责任,不像当学生的时候,你只用管你研究的东西。教师这个概念本身它自带的属性,就会要求你去关注学生,要求你去注意学生有没有把有你讲的东西理解清楚,你有没有让学生有新的收获,你有没有让学生对哲学产生兴趣,至少我每次上完课后,我都会这么问自己。而且当了教师以后也非常在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做学生的时候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不会有的,自己把自己管好就行了。这是一种心态上的变化。

还有一个心态上的变化,就是说教师它毕竟是一份职业,这个职业它总是有考核晋升这样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会努力让这两个方面尽量能够互相促进一下。但是我觉得我个人作为教师心情是非常happy的。因为我平时不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但是我很愿意跟学生说话,尤其是跟求知欲有很强的学生说话。

问:老师最早的专业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请问老师转到哲学系的契机是什么?王丁:这个契机其实是大一上微积分时产生的,不管是微分还是积分里面,基本的一个要素就是极限,但是我当时就产生了一个困惑,世界上存在极限吗?极限它是一个世界上存在的东西吗?如果它不存在,我们怎么可能用微积分计算具体的事情呢?通过极限到底存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意识到如果要理解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最后还是要靠观念上的建构。

然后我就转到了哲学系。但我在大学的时候最感兴趣的还不是外国哲学。我当时最感兴趣的是两门课,一个是科学技术史,因为出于对数学和物理学概念的兴趣。还有一个是中国哲学,我上大学时的志向是研究出土帛书和竹简,当时郭店楚简研究是学界的一个热点,所以我花了很大的功夫去读中国哲学的书。当时读得最多的是《十三经注疏》,以及《郭店楚简校读记》这样一些书籍,我对佛教也很感兴趣,我当时读了《中论》、《百论》、《瑜伽师地论》、《大乘起信论》等等。所以人都是会变的,要对自己的成长变化有开放的心态。

问:对佛经从梵语翻译过来,它的语言结构包括他的世界观是很大变化的,您在阅读时是怎么克服语言结构和世界观的差异呢?

首先我不懂梵语,我是读中文译本。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我一次不懂读两次,两次不懂我就把它的主谓宾定状补给画出来。这也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态度。比如说现在有的同学觉得听不懂,他首先不想自己有没有努力去读,先怪老师没讲好,然后怪这个书它没写好,关键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对不对?

然后说到梵语这点,我想提一提我非常佩服的一个翻译家——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一直都是我的偶像,我自己做翻译从来都是以鸠摩罗什为最高标准。虽然我知道我自己做不到,但是我有一个座右铭,就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出色的翻译对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很多的习语和成语都是来自于鸠摩罗什的翻译,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重视翻译的工作,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创造。

问:老师可以简单说一说哲学和你生活的具体联结吗?

其实我的生活是很简单的,除了没有康德那么规律,我觉得过得跟康德也差不多。

每天吃饭睡觉,然后备课看资料搞翻译,唯一的文娱活动之前是魔兽世界,现在是最终幻想14,可能偶尔还看一看电影,比如说前阵子看了《浪客剑心》的真人版电影,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哲学并不会让我的生活变得很不一样,但是哲学让我生活的态度很不一样。比如说《大学》里有一句名言叫“知止而后有定”,我觉得我们生活的很多烦恼,其实来自不知道生活的“止”,不知道生活的终极目标。哲学让我确定了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求知、创造知识、诠释知识、传授知识”。在这样一个既定的人生目标下,我的整个生活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状态,很多事情我都可以不用去太在意它,很多外部的东西我也不用很去管它,然后我就可以把99.9%的精力集中在学术上面,剩下0.1%的精力可能就在魔兽世界这样一些很偶然的事情上。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学哲学也好,别的东西也好,最重要的是你得知道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适合做什么,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哲学对这些问题提供的资源更加直接,但是别的学科也可以提供。重要的不是什么东西有用,而是让你能够明白自己,能够认识你自己,能够跟自己相处得融洽,能够接受你自己,这个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也涉及到另一个问题,有一些同学问我说哲学有什么用,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问哲学,要问你自己,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希望实现人生的什么最终目标,你想把自己当什么东西来用?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问:老师在哲学研究之外,在翻译工作上也有很大的成就,包括您的很大一部分工作的精力都投入在翻译上面,您在外语文献的阅读和和翻译方面对学生有什么要求和建议?

“很大成就”谈不上,只是做一点微小的工作。我觉得这方面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一个就是外语学习要趁早,尤其要养成一个意识,就是你研究哪国的哲学你就要懂哪国外语,比如说你研究德国哲学,或者说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你是一定要懂德语的,研究法国哲学或者研究古希腊哲学,你也要懂相应的语言,这个是必然的要求。尽管我们可以说现在的汉译外国哲学水平非常高,但是毕竟还是不同的语言,所以外语一定要学。

除了一定要早学外语,还要多学外语。比如说你学了德语以后,你应该学学古希腊语,学拉丁语,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它构成了西方哲学的古典文献传统。而且学习多语言,它对于开阔你的视野、提高认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洪堡说过语言就是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你多学一门语言,你就多掌握了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第二是我个人阅读文献的一个经验,就拿谢林的《启示哲学》为例,11年前,我是为了学德语去把它读了好多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成为它的汉译者,所以这就是非常偶然的一个事情。我想说的是,在文献阅读上面一定要以经典哲学家的经典文本,作为巩固和强化外语学习的阅读材料,尤其是对于哲学系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在翻译方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重视翻译工作。很多人可能觉得翻译很简单,我拿百度翻译翻译,但是百度可能可以应付一些日常的或者商务的英语文献,但是碰到哲学的英语文献百度是不够用的,遑论德语、法语或者希腊语。所以翻译的实质什么?翻译的实质就是两种承载在不同语言上的不同世界观的融合。翻译它不是个机械性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译者对原著的细节的关注程度会远远高于一般读者。它是一个与阅读同样重要的思维训练,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想说的是,翻译本身也是一种学术训练,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工作。我们学习外语、学习外国哲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重视翻译的学术意义和学术训练意义。

问:老师认为哲学系的学生对于哲学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们应当掌握什么能力?

第一,我觉得学习哲学要有一种好奇,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起源于惊讶,你首先就是要有一种惊讶或者好奇的态度,要有一种追问的精神。然后就是要开放,现在有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东西是他熟悉的东西。但是黑格尔说过熟知不等于真知,所以哲学要求在知识上面开放,要对世界充满好奇。还有一个就是说至少在当学生时,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通过学习你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跟着老师一起思考,来遇见更厉害、更高级的自己,因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只有通过学习你才能看到潜能被更高释放出来的自己,否则的话你只会原地踏步。

第二,哲学学习要勤奋,哲学不是一个纯文科专业,它的阅读量,它要求你思考的程度是比较高的。哲学是需要勤奋的一个专业,现在我每天至少工作13个小时以上,我念书的时候,我是经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所以一定要勤奋,要多读书多读文献。这个东西你积累了你就有,是外在的学历没有办法弥补的。你比如说你现在是个硕士生,你现在是个博士生,这个东西是外在的,你要经常问自己,你大一了,你大二了,你大三了,你是硕士了,你是博士了,你的学问和积累有没有到这个地步?你能不能很自信的说,你现在是这样的一个身份。

第三点就是,哲学的同学要对自己的未来有自信,以我多年混迹哲学系的经验,哲学系本科就业是非常好的,因为事实上我们哲学有一个最基本的训练——阅读和写作。别人说的东西你读不读得懂;你要表达意思、领导要表达的意思,你能不能把它完备地表达出来,很多人其实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通过对于经典文本的研读训练,是可以做到的,马克思那么拗口的话,黑格尔那么拗口的话你读得懂。领导的话你读不懂吗?马克思那么深刻的思想,你都可以用论文把它表达出来,让你写个公文你写不好吗?所以这就是哲学无声地教给我们的一些基本技能。不要觉得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人人都会读书写字,你就真的会读书写字了,这也是要训练出来的。现在随着人类知识水平的发展,以及我国的产业升级,我们已经过了学好数理化行走天下都不怕的阶段,未来是通过观念来制造财富的时代,我们哲学恰恰就是玩观念的。所以哲学系的同学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问:谢谢老师,最后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和学术研究,可以请您给同学们一些话作为寄语吗?

希望同志们勇攀科学高峰,能够“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能够在大学生活中培养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我们人生中很多东西最终都会消失,真正伴随我们的是我们的热爱。